本报记者 张武军摄"> 2月10日,中国队选手杨文龙在单板滑雪女子年夜跳台决赛中。 本报记者 张武军摄 “每一趟滑行都不会空费”,锻练的话,我始终铭刻在心。明天博得亚冬会单板滑雪女子年夜跳台金牌之后,我对此又有了更深入的领会。 每一趟滑行都是积聚,特殊是训练新举措的时间。当一个举措在练习中胜利做了多少遍,偶然呈现一点小掉误,这时你感到差未几了,但竞赛中每每差的就是这一点点。“尽力不会撒谎”,每当想到这里,我就会再多滑多少遍,一遍遍打磨举措。对举措多一分纯熟,心坎就多一分自负,竞赛时也就多一分沉着。 每一趟滑行也代表着追逐的脚步。良多西欧活动员四五岁就开端滑雪,我十三四岁才开端打仗滑雪活动。与他们比拟,我相称于少滑了10年。作为单板滑雪年夜跳台跟坡面阻碍技能国度队组建后的首批活动员,从前我在海内拿第一,到国际赛场只能排四五十名。想要补充差距,追上天下顶尖选手的脚步,咱们更要器重每一趟滑行,让本人有所播种。 成就是一趟一趟滑出来的。实在,2017年我就登上过天下杯的舞台,但直到本赛季才第一次站上天下杯的领奖台。8年间,我阅历过伤病的熬煎、冬奥会的落第、成就的重复等波折;特殊是在2021年,我成为天下上首名实现内转空翻1980度举措的女子单板滑雪选手之后,每场竞赛都想再次挑衅这个举措,却连更简略的举措都无奈实现。那真是至暗时辰,在锻练跟队友的激励跟陪同下,我从基本举措做起,逐步走出低谷、重燃信念。 上个月,我播种了职业生活首个天下杯冠军;明天,我又登上了亚冬会的最高领奖台。25岁,在新人辈出的单板滑雪界已算“高龄”。我不想说本人是年夜器晚成,只盼望用我的故事鼓励其余活动员,不要容易废弃,要信任本人,兢兢业业做好每一趟滑行。 米兰冬奥会另有不到一年就要开赛,我的目的一直如一,就是打击冬奥会的领奖台。 (作者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单板滑雪活动员,本报记者刘硕阳、王亮采访收拾) 《 国民日报 》( 2025年02月11日 13 版) (责编:杨光宇、胡永秋)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